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德国12月季调后失业率、英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德国12月CPI年率初值和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 如果了解过蒋介石身边人的话,可以发现蒋介石宠信的那些国民党将领,可谓是才疏意广,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堪大用。 打得好不好,赢了输了,似乎在蒋介石眼里,都是次要的闲事。 1948年末,国民党在平津与淮海的两场战役中接连失利,丢盔弃甲,全无旧日雄风。 次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将其部下的晋绥部队整整齐齐地从北平撤出。 结果有个叫做石觉的人拒绝随他投诚。 战绩平平的他逃回到蒋介石的怀抱,竟然一跃成为了军中的红人,频频得到重用。 败军之将得重用 黄埔军校的诞生,对蒋介石来说,可谓是最满意的事情之一。 他自视拔得头筹,满心欢喜,几乎将其视为治国安邦的铁证。 黄埔是他手中的王牌,本可策马扬鞭,指点江山,可惜好牌不得善终,尽打得稀烂,怎一个“庸”字了得? 蒋介石左右簇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个个名不副其实,比如他的嫡系爱将陈诚、杜聿明等人,功过参半,难堪大用。 更有一人,平平无奇,出自黄埔之门,行军打仗,未见波澜,北平一归和平,却莫名其妙地得到蒋介石空前的青睐与重用。 他便是黄埔出身,悄无声息地爬升至上将之位的石觉。 石觉在台儿庄略有建树,除此之外,战绩平平,不是将才。 为何他还能得到蒋介石的青睐?让人不禁百思不得其解。 一九二一年,石觉年仅十五便离家出走,带着铜板五十,干粮一袋,远赴黄埔,得教官汤恩伯青睐。 毕业后,石觉在汤恩伯的部下任职,做了汤恩伯的襟弟。 从此,石觉便踏着汤恩伯的脚印,亦步亦趋,青云直上,官至十三军军长、第九兵团司令,成为蒋介石亲信。 战后在石家老宅,人们发现了一把刻有蒋介石赠言的宝剑,足以看出蒋介石对他的信任。 石觉的哥哥石铁名,曾在三十年代中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在西北地区加入过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 石觉得知后,暴跳如雷坚决反对,后以软硬兼施的方法胁迫哥哥叛党投敌,当上旧义宁县参议会会长,沦为人民的罪人,解放后被人民所镇压。 石觉的弟弟石兆武,则崇洋媚外,在台北大学任教授,常以讨了个日本老婆而沾沾自喜,盛气凌人。 1948年尾,国民党在平津与淮海两大战场接连遭遇重创,兵力锐减,士气沉沦。 此时北平城内,每当枪声轻响,便搅动城中人心惶惶不安。 驻守此地的傅作义,早已对蒋介石失了信心,心中萌生了与共产党和谈的念头。 傅作义之思变,并非一朝一夕之急,此人背景深厚,自抗日战争时便与共产党结缘。 出身阎锡山之下,他对国民党及其领导层在战争中的畏敌如虎之态甚为不齿,反倒是对共产党的“全民抗战”大为赞赏。 自1937年起,傅作义便频繁与共产党高层如贺龙元帅、周总理交流探讨。 傅作义对于蒋介石的指望,早已犹如枯井无水。 在多番权衡后,傅作义决定启动和谈,以免北平沦为战火之地。 1949年初,傅作义便三次派遣亲信前往与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的领导层密谈和平,试寻一线生机。 1月15日,面对天津的陷落与北平内部的困境,傅作义深感局势岌岌可危,最终在紧迫中签署了和平协议书。 按照协议,他的部队撤离北平城。 1949年1月31日,我军以和平的姿态,庄严地举行入城仪式。 城内安静而庄重,不见一刀一枪的威胁,北平城得以和平解放。 这一天,显得分外昭示着新旧交替的意味。 在这历史性的日子里,石觉和李文领导的十数万国民党中央军仍旧盘踞于此,他们是蒋介石的嫡系,早已风闻变局,开始暗中筹谋,制造小动作。 然而傅作义出于对蒋介石的最后尊重,没有强迫石觉等将领与他一同倒戈,而是先行询问他们的意向。 愿意留下的,他承诺安排妥善,保证他们名誉与安全;而那些坚决要走的,他则安排飞机送他们南归,绝不为难。 石觉在这个选择的关头显得异常果断,他没有选择留下,而是决定搭乘最后一班飞往南京的飞机。 作为一个败将,不论他最后站在哪一边,他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所以他选择了忠诚于蒋介石,这是他的底线。 石觉深知,继续在北平坚持毫无益处,不料,他的败退竟意外地为北平的和平解放扫清了障碍,他自己也意外地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蒋介石向来不喜欢战功显赫、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将领。 反观石觉,他不仅战绩平平,还是从北平撤离的败兵之将。 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反倒对他的忠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随即任命他为京沪杭警备副司令,与当时的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几乎平起平坐。 汤恩伯,这位在孟良崮战役中得以复用的老将,如今与石觉齐名,可谓是沉浮几多,终得重用。 1950年,台湾许多知名将领或被打压或被边缘化,石觉的平平无奇反而成了稳定中的一股清流。 蒋介石因此将他晋升为金门防卫司令,继而担任台湾防卫副司令,并荣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在台湾,他的地位异常尊崇,这他过往的“辉煌战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蒋介石的用人观 蒋介石治下,用人之道,不外乎地缘、血缘、业缘三条脉络。 在蒋介石心目中,凡是故旧、亲信皆可借用,但至关重要的职位必须由浙江籍的亲信掌控。 因此,蒋介石的幕僚中,浙江人居多。 所谓业缘,则涵盖同窗、同事、师生、结拜兄弟等关系。 蒋介石的用人观念中,亲缘、地缘之外,几乎都可归结为业缘,而在这种业缘之中,他尤为看重师生关系与结拜兄弟之间的忠诚与信任。 为了巩固自己的至高无上地位,蒋介石选人恪守“人才兼奴才”的原则,重点在于忠诚可靠,此为用人之大纲。 因此,黄埔军校毕业的石觉,尽管战功平平,但他未随傅作义起义,而是坚守蒋介石的旗帜,这一点足以让他在蒋眼中显得格外可贵,因此获得了非同一般的重用。 再论汤恩伯,他与蒋介石同为浙江人,彼此间早有深厚的地缘与业缘。 汤恩伯在蒋介石晚期的政治生涯中尤为受到青睐。 他的名气,虽然曾因台儿庄之战的一场小胜而提升,但更多的是因为他领导下的部队在河南引发的民众暴动,及其部队的不堪一击而向日本人投降的耻辱。 因此,若评石觉为庸才,那么他的恩师汤恩伯,亦未能超脱于庸才之列。 两者之间,一脉相承,都未能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一名将才应有本事。 1947年,国共内战如火如荼,汤恩伯在山东指挥进攻解放区时战事不利,其麾下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解放军一网打尽,使得汤恩伯声名狼藉,被迫撤职。 尽管如此,他随后在南京的黄泛区大会战中表现出不俗的战绩,故1947年不仅恢复了陆军副司令的职务,还短暂代理了总司令,这可算是他军旅生涯的巅峰。 然而,汤恩伯在国共内战后期的履历,可谓是屡战屡败,败绩累累。 虽然这其中有时代大潮的影响,但他的军事才能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质疑,最终导致蒋介石的宠信减退。 尽管如此,汤恩伯对蒋介石的忠诚不疑,他在撤退台湾的关键时刻,负责运送国家财富和军队,对于台湾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他的长期副手陈大庆,后来在台湾担任了“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及“台湾省政府主席”,也可见一斑汤恩伯的地位与影响力。 那么,为何一个屡战屡败的将领,在危急时刻仍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如驻守上海这样的关键职务呢? 实际上,蒋介石对汤恩伯的重用,并非盲目无据,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国民党内部背叛之事日益增多,忠诚可靠的人寥寥无几。 蒋介石用人,从不单纯看重战场上的胜负,而更看重个人的忠诚与信任。 汤恩伯曾出卖他的恩师、浙江省主席陈仪,展现了他对蒋介石绝对的效忠,这正是他获得信任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前提下,汤恩伯之下的石觉,虽战功平平,但也由于这层关系,意外地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成也黄埔,败也黄埔 黄埔军校其光芒背后是蒋介石的精心雕琢。 蒋介石自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起,便开始筹谋大局,以传统的师生情谊为纽带,用权位与金钱为诱饵,精心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军事及政治人才。 这让“黄埔系长春炒股配资”慢慢浮出水面,成为国民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蒋介石深谙挑选手下该用什么方法。 他通过各种手段,使那些黄埔出身的学员及教官不仅在身份上,更在心理上,逐渐认同自己是“黄埔系”的一员,并以此为荣。 随着蒋介石从黄埔军校校长升至国民党总裁,他的势力膨胀至全国,黄埔系的人员也相应地被推到了党政军各要职,成为国民政府的骨干力量。 抗战胜利后,黄埔系更是如日中天,成为了国民政府内部的第一大派系。 他们掌控着精锐部队,背靠蒋介石这位总裁的全力支持,无疑是国民党军力的核心。 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派系的将领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力军,黄埔系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黄埔系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集团,更是蒋介石权力扩张的有力工具。 曾在黄埔军校担任校长的蒋介石,权势在国民党内部不可阻挡。 自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对陈炯明的东征起,黄埔学生军便成了这场战役的中坚力量。 而这是蒋介石利用黄埔系开始其政治野心的展开。 自那以后,蒋介石便通过一位位出身黄埔的将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地位,也逐步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这些黄埔出身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为蒋介石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为他建立起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通过将这些黄埔系将领安插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军队和政府机关中,加强了对全国的掌控力,同时也压制了地方军阀的反弹力量。 虽然在剿灭红军和抗日战争等战场上,这些黄埔将领的表现常常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却始终是蒋介石眼中最为忠诚、指挥起来最为顺手的部队。 因此,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借助这股劲旅,完成了对国民政府主力军团的全面控制。 黄埔系的将领们,依靠蒋介石的悉心培养而出现并壮大,蒋介石也因对他们的精心安插而逐渐崛起,最终坐稳了国民政府的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他们的命运与蒋介石紧密相连,然而,蒋介石似乎从未真正洞察到这些将领的本质。 黄埔系的将领,他们在黄埔军校受到的训练虽严格,但在实战中往往力不从心,更多的是一种封建遗留下来的盲目效忠,或是时代背景下的投机行为,缺乏坚定的战斗信念支持。 这些将领在战场上往往不能着眼长远,未曾将大局放在心上,反而更多地沉浸于争权夺利,拉帮结派之中。 加之蒋介石个人的性格弱点,他喜欢遥控指挥战局,而不是深入前线与将士共患难,这样的指挥风格也无疑加剧了黄埔系在战事中的劣势。 当真正面对信念坚定、战斗力强大的中共军队时,蒋介石未能及时反思黄埔系的诸多缺陷,反而在解放战争期间继续大量依赖这一派系的将领。 “成也黄埔,败也黄埔”,蒋介石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黄埔系将领的表现上,但这些将领在关键战役中的接连失败,直接导致了蒋介石的败退台湾。 黄埔系,这个曾经光辉一时的军事集团,也随着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而逐渐消散。
|